王歡 攝參與此次“美國華工歷史圖片展”籌備工作的休斯敦各社團代表和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領事在新聞發佈會上合影。 王歡 攝
  中新網休斯敦12月20日電(記者 王歡)2015年是華工赴美建築鐵路15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重要事件,由美國休斯敦五邑同鄉會與深圳休斯敦姐妹城市協會共同舉辦的“美國華工歷史圖片展”將於2015年1月20日至2月28日在休斯敦公共圖書館舉行。屆時,休斯敦市長安妮絲·帕克等政要將為圖片展開幕剪彩。
  在19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休斯敦五邑同鄉會會長戴慧怡和榮譽主席梅偉民介紹說,此次美國華工歷史圖片展,用77個展板、百餘幅珍貴的歷史文獻照片,全面展現了一百多年以來,來自廣東五邑地區旅美華人先輩以及他們的後裔和家眷的生活狀況,以及通過僑資、僑匯為家鄉建設所作出的貢獻。除休斯敦公共圖書館外,還將於3月7日至3月29日在休斯敦中國城的張要武藝術中心再次展出。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僑務組長房振群對五邑同鄉會舉辦的此次“美國華工歷史圖片展”給予了高度評價,稱此次活動促進了中美文化交流,很好地向美國主流介紹了華人對美國發展的貢獻,讓今天在美的新一代華人對比前輩的艱難生存和創業,感受今天中國的強大,振奮信心。
  眾所周知,華工是指從清朝晚期開始,到20世紀初,那些到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甚至是苦力。他們通常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者漁民,其中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很多人被招工館等中介公司欺騙到海外謀生。比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甚至遠至古巴和秘魯等國家,進行刻苦的勞動工作。
  1848年1月,美國三藩市發現金礦,消息傳開以後,各地淘金者蜂擁而至。1849年消息傳到中國,隨即有323個廣東人前往淘金,這是首批旅美華工踏上美國的土地,至1852年先後有兩萬多人到達。他們主要來自於廣東開平、新會、台山、鶴山和恩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廣東五邑地區。
  1863年,美國開始修建橫跨東西海岸的中央太平洋鐵路,全部工程都依靠人力完成。斯坦福大學創辦人利蘭·斯坦福是鐵路大股東,到中國廣東包括開平在內的五邑地區等招募了一萬多名勞工,飄洋過海修建鐵路,他們占了所有鐵路工人的85%。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華工們日以繼夜,艱辛勞作,忍受種種不公正和暴力,許多華工付出生命。1869年鐵路通車,令東西兩岸的路程從6個月縮短為一周,華工完成了當地人無法完成的工程。 然而在慶祝鐵路建成的典禮上,華工全部被遺忘,沒有一個人出現在慶祝活動中,甚至沒有一張照片記錄華工的身影。”
  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帶有種族歧視的“排華法案”,華工為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不僅沒有得到認可,反而遭到歧視和排斥。旅美華人的先輩在海外、在美國,走過的是一條艱辛的道路,他們承擔了繁重的體力勞動,生活條件艱苦,還遭受以《排華法案》為代表的各種歧視和限制。他們當中不少人既無法返回中國,又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因此難以和家人團聚,只能孤獨地客死異鄉。直至2012年6月18日,美國國會才正式通過決議,對《排華法案》致歉。1985年美國聯邦勞工部設立了勞工榮譽堂,直到2014年5月9日才宣佈將1.2萬名鐵路華工列入榮譽堂,對他們的貢獻予以表彰和肯定。
  19世紀末,因受美國排華政策影響,迫使眾多開平華僑紛紛回鄉,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僑房建設的高峰期。為了防禦當時的土匪,開平的華僑和鄉親將碉樓建成了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特殊建築,使得開平碉樓應運而生。開平現存的1833座碉樓既有中國傳統的硬山頂式、懸山頂式,也有國外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如希腊式、羅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還有中西結合的庭院式、別墅式等。具有濃郁的歐美風情。
  專家認為,“開平碉樓與村落”反映了一個跨國、跨地域的遷移所帶來的文化交流,“開平碉樓與村落”的背後,蘊涵著豐富的華僑歷史信息,記載著中國近代社會轉型中當地華僑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對其居住國、家鄉乃至整個中國社會的貢獻。開平碉樓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學習、吸收西方建築文化並與本土文化融合的產物。回鄉置業的華僑們不僅帶回了外國的建築文化,還帶回西方的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其他器物文化,將這些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2007年在新西蘭舉行的第31屆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上,將中國的“開平碉樓與村落”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同時,它也是國際“移民文化”的第一個世界遺產項目。
  一百多年來,旅美華裔為美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舉辦“美國華工歷史圖片展”,目的就是為了紀念和緬懷先輩,鼓勵今天所有的在美華人繼續努力開創美好的生活。
  圖片展的籌備工作還得到了休斯敦公共圖書館、休斯敦華裔聯盟、越棉寮聯誼會、潮州會、安良公會等眾多華人社團的大力支持。(完)  (原標題:紀念華工赴美建鐵路150周年 休斯敦將辦歷史圖片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nzlzohe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