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婧如
   每到深秋,蒞臨深圳的國際科技界友人都會顯著增加,他們都為了高交會而來。記者日前從高交會組委會獲悉,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爵士今年將出席第十五屆高交會的高新技術論壇。至此,歷年來在高交會上論道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將達到12位。沿著大師的足跡,高交會不斷增強國際化並與深圳國際化城市建設交相輝映的畫捲,展示在人們面前。
   全球創新要素“快跑”匯深圳
   今年的高交會上,光啟將發佈商品化的光子產品及解決方案,包含利用光子開展的認證、防偽、支付等最新科技成果。光啟的無線wifi解決方案曾給去年的高交會場館帶來不少驚喜。今年,有著人才“小聯合國”之稱的光啟,把自己的光子產品“首秀”放在高交會,就是看中了高交會的“國際範”。
   “如果你有一項發明,那麼就應當跑步來參加高交會;如果你是一家想儘快有所作為的科技企業,那麼就應當在每一屆的高交會上有所作為。”
   幾年前,一位參會企業家的肺腑之言,形象地總結出高交會在成長之路上的重要作用。
   劍指“世界一流”的高交會,令各種創新要素“快跑”匯聚深圳。
   幾天前,深圳市科技大獎中新設了“青年科技獎”,4位獲獎的青年科學家平均年齡才31.3歲,有三位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深圳不僅是青年科學家創業的舞臺,也是海歸科學家創業的舞臺,高交會則是把技術和創業聯繫起來的最佳平臺。
   “海淘”全球創新風向標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在高交會啟動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種質資源重測序項目,被國際水稻所所長羅伯特·齊格勒評價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風向標”——這是海外媒體對高交會承擔中國高新技術發展趨勢與使命的評價。
   高交會一直在展示與映現國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動向,從十多年前的互聯網,到其後的生物產業,再到如今的新能源、雲計算、物聯網等,不勝枚舉。
   記者瞭解到,正是看中促進國際科技交流的橋梁作用,儘管全球經濟低迷,但第十五屆高交會外國展團和參展跨國公司數量仍創歷史新高,將有20個國家29個外國展團參展。
   在2011年高交會上,雲概念鋪天蓋地,到2012年則化雲為雨,不少“雲”概念開始落地。而今年的高交會,更加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成果和新趨勢。朗科發明世界上第一個U盤,通過高交會傳遍世界,從高交會上走出的騰訊,成為中國互聯網巨無霸,高交會孵化出的世界級創新企業不在少數,在雲計算大數據深刻改變創新模式的今天,高交會用前瞻創新標桿之眼,積極尋覓著更多的朗科和騰訊。
   國際“鐵桿粉絲”逐年遞增
   隨著國際元素越來越多,已經邁入第15個年頭的高交會,對深圳的影響早已經跳出單純意義的會展。從會展到產業,再到經濟,繼而波及社會、文化,與城市發展主題相互呼應。
   數據誠實地反映了高交會邁步國際化道路的節奏:1999年,第一屆高交會,當時僅有5個外國政府、21家跨國公司參會;至今,已有包括全球十大證交所在內的十餘家海外證券交易機構參加過高交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逾5000家次的境外企業參加過高交會。
   2005年,高交會首次走出國門,前往維也納舉行了第七屆高交會奧地利項目配對洽談分會,成為高交會在國際化道路上的新飛躍。如今,海外分會已成為高交會“國際範”的重要標誌。
   今年7月第六次走進匈牙利的高交會海外分會,不僅吸引了匈牙利本土企業機構,捷克、羅馬尼亞等周邊國家也聞“會”而來,6個國家的125家企業機構250多人,與30多家中國企業機構親密接觸。
   在今年的高交會上,深圳將和匈牙利簽約數個投資合作項目,成為高交會反哺城市國際化發展的例證。“高交會促進了與中國地方政府及高科技企業的合作,是歐洲企業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匈牙利副總理謝姆延·若爾特曾如是評價。
   企業找到了國際合作伙伴,海外技術找到了中國的落地企業,國內外科研機構通過高交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隨著成功的範例越來越多,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集聚深圳的節奏也越來越快。美國、德國、俄羅斯、匈牙利、以色列、巴西、韓國等眾多海外展商,甚至羅傑斯等國際金融“巨鱷”,都多次來高交會尋商機、發高見。
   另一觀察指標,是高交會擁有了一批穩定的海外合作伙伴:美國國際數據集團、俄羅斯薩馬拉州政府、俄羅斯莫斯科工商會、法國維埃納省議會、以色列貿易和勞動部、匈牙利國家經濟部、比利時布魯塞爾企業促進署、愛爾蘭企業局、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韓國光陽市政府等,都成了高交會的“鐵桿朋友”。  (原標題:高交會加快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nzlzohe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